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近日印發《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》,就著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、規範化、長效化做出明確規定。有關人士表示,記憶體《意見》對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水平開出三大“藥方”。“藥方”一:“全覆蓋”
  “醫租屋生的誠信是治病救人、會計的誠信是不做假賬……”常年搶救危重病人的北京醫院ICU科醫生何清對誠信話題深有感觸。他說,社會要確保良性運行,離不開個體對誠信的約束,更離不開國家層面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。
  《意見》指出,固態硬碟積極推進建立自然人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,依法收集、整合區域內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,完善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,逐步實現信息採集全覆蓋。
 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表示,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主要源自社會誠信意識淡薄、惡性失信事賣房子件頻發,而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信用信息記錄,將從制度上為助推誠信建設開出一個“藥方”。“藥方”二:“重教育”
  《意見》指出,抓好企業主群體的誠信教育和培訓工作,引導他們在生產經營、財務管理、履行納稅義務、環境管理和勞動用工管理等各環節房屋買賣建立信用管理流程。
  銳智電氣(北京)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建認為,《意見》強調要“突出企業主體誠信教育”,這是當前誠信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突破點之一。
  “公共服務人員與老百姓聯繫最為緊密,其誠信度是社會整體誠信程度高低與否的重要標誌。”上海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邵詩洋說。
  《意見》提出,公務員、醫務人員、社會工作者以及社會中介服務人員直接服務於人民群眾生產生活,他們的誠信言行對增強人際互信具有重要影響。
  邵詩洋認為,《意見》特別針對公務員、醫務人員、社會工作者以及社會中介服務人員提出誠信教育的要求,對失信行為實行“一票否決”,這無疑抓住了誠信體系建設的“牛鼻子”。“藥方”三:“紅黑榜”
  《意見》提出,各地各部門在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、出台經濟社會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時,要把講社會責任、講社會效益、講守法經營、講公平競爭、講誠信守約作為重要內容。為進一步獎勵守信、懲戒失信,《意見》還提出,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,把恪守誠信者列入“紅名單”,把失信違法者列入“黑名單”。
  廈門大學副教授朱至剛說,“加強誠信建設,關鍵在於制度化。只有不斷推進形成有利於誠信建設的法治環境和政策導向,我們才能構建一個誠信社會,建設誠信中國。”(據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)  (原標題:給守信者“點贊”把失信者“拉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d71sdqin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